当前位置: 首页 > 滨州新闻

滨州557所中小学9月1日全部开学 迎来新生

2013-09-02 14:57:00    作者:葛肇敏 张猛猛 张康   来源: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滨州职业学院 新生入学教育 滨州学院 家长 新生报到
[提要]经历了一个漫长假期的“寂寞”之后,昔日空旷的校园再一次热闹起来。”市公交公司活动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倡导学生树立节俭意识,尽量选择低碳的出行方式。

1

  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讯 经历了一个漫长假期的“寂寞”之后,昔日空旷的校园再一次热闹起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8月31日、9月1日两天,全市557所中小学再一次敞开校门,迎接新生的报到、“老生”的回归;9月2日正式上课。除了中小学之外,滨州技术学院同样迎来了2000余名报到的新生。

  入学当晚开课,方便学生尽快融入校园

  9月1日一大早,滨州技术学院新生报到处就被学生和家长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据悉,当天共有2000余名新生报到,大部分学生旁边还有“左右护法”——拎包提行李的父母。

  “因为学校前期早已报名结束,所以绝大多数新生在之前就完成了报名、缴费和体检,今天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指示牌,找到自己的院系和班级。”滨州技术学院招生负责人介绍说。新生报到之后,将通过学校的学生志愿者,领取被褥、脸盆、军训服等生活用品,之后再去学生餐厅办理饭卡。

  在入学第一天晚上,学校还给新生安排了课程:新生入学教育。“因为这些学生普遍只有十六七岁,很多是第一次离家,来到陌生的环境可能会不熟悉,所以晚上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介绍学校环境、教学楼功能和规章制度,让学生们尽快融入新校园。”该学院电气工程系热能动力1班班主任张国栋告诉记者,此外,还将对出现情绪波动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便于他们今后的成长。从9月2日开始,入学新生将开始为期5天的军训。

  新生入校家长“免陪”: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9月1日下午,在滨州实验学校,因为临近下午开学时间,前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很多。但是,不同于人们印象中一群家长将学校门口围得水泄不通的场景,而是在门口值班老师的指引下,家长将孩子放在接送区,学生再自己步行进入学校。

  一位值班老师表示,不仅仅针对一年级学生,对于所有学生,学校一直执行这样的规定。通过设立接送区,一是减少学校门口的拥堵,二是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

  “心里还是不太放心,怕孩子不习惯、和同学闹别扭之类的。”不少家长告诉记者。在孩子进门之前,许多家长还在为孩子整理衣服,或者从包里拿出早已备好的纯净水;学生进入校门后,有几位家长站在门口观望,关切的目光一直跟随到看不见孩子的身影。之后,他们向老师询问孩子放学的准确时间,准备提早过来接孩子。

  而对于滨州实验学校所做的规定,家长们都表示了理解和赞同。开车送孩子上学的市民许女士对于开学当天拥堵的交通深有体会,她表示,划设接送区确实能够缓解一些交通压力,同时孩子放学后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也不用再担心四处乱跑、走丢的情况。

  及时疏导占道摊贩,维持校园周边秩序

  在滨州经济开发区一中周边,流动商贩开始聚集摆摊,出售一些学生用具及各类零食。大批的摊贩不仅阻碍了交通,也带来一定安全隐患。为此,开发区城管执法分局执法人员来到此处,及时进行占道经营商贩的清理工作,并疏导交通,维持校园周边秩序。

  城管部门重点对学校门口500米范围内的无照经营、店外经营、散发非法小广告、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同时提醒各位家长,不要让孩子吃没有安全保障的食品。

  为新生发免费IC卡,倡导节俭、低碳出行

  在滨州技术学院门口,记者注意到,市公交公司正在开展“爱心助学、公交赠卡”活动。据了解,今年我市高校新入学的学生,都可凭自己的新生报到通知单和身份证,免费领取一张“爱心乘车卡”,卡内有10元体验费。用完还可继续充值使用,乘车享受7折优惠。

  “去年我们就开展了‘IC卡进校园’活动,今年我们准备了3000张体验卡,滨州技术学院是我们的第一站。近期,我们还将陆续在滨州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发放。”市公交公司活动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倡导学生树立节俭意识,尽量选择低碳的出行方式。”

    http://binzhou.iqilu.com/bzminsheng/2013/0902/1651641.shtml

初审编辑:陈宏发
责任编辑:季青云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