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施“五心”工程 聚力探索“心安交管”滨城实践

2024-04-08 15:30:43 来源:  作者:

  大众网记者 卢志强 郭峰 滨州报道

  平安是基,心安是魂!创建“心安城市”,离不开广大群众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的品质追求。近年来,滨城区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工作中找问题、党建上找原因、改革中找办法,创新实施安心、暖心、放心、舒心、省心“五心”工程,聚力推进“心安交管”滨城实践。

  坚持党建统领,破解安全风险担心事,让群众更安心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滨城区辖区内共有国道2条、省道4条、高速公路3条,全区道路通车总里程1865.25公里。通过“心安城市”创建,全区道路交通事故实现“减量控大”,群众心中有了平安稳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倍增。

  党政同心,高位推动部署。滨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心安交管”工作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和党政“一把手”工程。区、镇街两级成立交安机构,实体化、规范化运转,社区、村居建立交管站、劝导站,逐年制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交通安全有人管、有人干,形成全区上下“一盘棋”格局。

  部门连心,汇聚管控合力。滨城公安交管、交通、公路等部门攥指成拳、同向发力,通过治隐患、补短板、压事故,不断提升路网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针对G205、G220、S236、S315四条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平交路口多,附近居民集中、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的实际情况,按照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要求,制定一路一策、一点一策方案,严格落实“三必上、五必上”的标准开展整改治理464处。投入2553万元,对205国道与236省道交叉口至高清庄段大修改造,消除国省道安全隐患。抓实“四好农村路”改造提升,投入7500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5.4公里,路面改善119.3公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完成黄河八路与205国道、渤海五路与315省道“右转必停”路口改造,治理“小路口”改善“大民生”。

  警民向心,提升交安意识。始终把交通安全宣传作为预防交通事故的治本之策,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进村居、进企业等“七进”活动,通过“声、屏、报、网”等媒介,传播法治理念,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2023年通过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发布安全提示、典型案例、事故曝光、出行信息等550余篇条,推送恶劣天气、事故多发路段、交通事故案例等8万人次,全力为广大交通参与者撑起交通安全“平安伞”。滨城交管部门围绕农村“一老一小”,常态化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借力全区190个村居广播站,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持续推进“一栏一标语”宣传阵地建设,形成“天天见宣传、时时受教育”的全覆盖宣传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破解冷横硬推寒心事,让群众更暖心

  滨城公安交管部门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坚持将党建工作与“心安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推动“心安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多、更广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强化过程管控,筑牢忠诚警魂。始终把党建作为一号工程,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党建统领、数据赋能两个全过程,持续推动党建带队建走深走实。在205国道滨州黄河大桥、滨州黄河公铁大桥、220国道以及城区各主要路口、执勤一线设立10个“党员先锋岗”,在车辆管理、事故处理窗口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全体民辅警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上岗,在交通安保、疏堵保畅、事故预防和服务群众中亮身份、当先锋、打头阵。2023年5月,以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滨州市党代表董爱荣姓名命名的“董爱荣党代表工作室”成立,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发挥基层党员代表作用,为党分忧、为民办事,接待走访群众140余人次,解决疑难问题21个。一项项举措,一件件实事,就是党代表工作室零距离服务群众的真实写照。滨城区交警大队“党旗飘扬·忠诚护航”党建品牌荣获2023年度全市优秀机关党建品牌。16名民辅警先后荣获“最美警察”“红星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强化担当作为,护航高质量发展。聚焦“黄河安澜、生态警务”,落实4大类20项服务举措,与滨化集团、中海沥青等重点企业建立“警企合作共商机制”,深入开展“幸福来敲门”大走访活动。坚守安保一线,冒酷暑、战严寒、斗风雪,圆满完成了春运、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节点及中高考、“九九黄河·2023滨州黄河风情带马拉松”“第三届环滨州黄河风情带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180批次交通安保任务,全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强化扶危救急,彰显城市温度。率先在全省完成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模式改革,最大限度集聚优质资源,全力打造高效救助体系,真正做到扶危救急、为爱兜底。2023年12月,全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改革视频推进会,推广滨城区经验做法。2014年救助基金启动以来,累计垫付交通事故救助基金189笔854.6万元,救助交通事故受伤群众191人,垫付、救助人数排名全市前列,相关经验做法全省推广。会同119消防救援、120急救中心建立应急联动机制,逐一对接滨医附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滨城区人民医院,发挥智慧交通平台作用,建立10条“生命救护绿波”,与时间赛跑,用速度护航,畅通生命通道,让群众心安,彰显城市温度。

  坚持法治护航,破解顽瘴痼疾揪心事,让群众更放心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滨城公安交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传承发展创新“枫桥经验”,以法治护航,推动“枫桥经验”在新征程上不断发扬光大。

  党建联盟,推动创新融警务。联合政法、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和主城区21家保险公司党组织,建立“1+9+N”警保联动党建联盟,有效整合基层力量资源。2023年以来,召开警保党建联席会6次,会商处理疑难复杂交通事故案件20余起,联合约谈营运企业负责人50人次。完善视频、保险勘察员、交警中队、事故处理科、派出所五级处警模式,将21家保险公司170名勘查员纳入处警队伍,2023年处置轻微道路交通事故8560余起,群众等待时间平均减少10分钟。

  诉源治理,实现矛盾不上交。成立滨城区道路交通事故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立“人民调解、保险调解、仲裁调解、行政调解、民商事调解”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由“单打独斗”变为“多元协同”,通过疏通矛盾、平息纠纷,形成矛盾纠纷调解处理合力。2023年,化解交通事故矛盾纠纷1600余起,源头化解率99.6%,并妥善化解一起长达21年的信访积案。《人民公安报》以“滨州滨城交警创新举措解决处置力量不足难题-‘党建联盟’聚合力事故处理更高效”为题,刊发报道经验做法。

  规范执法,汇聚法治源动力。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筑牢“心安交管”工作生命线。制定印发执法顽瘴痼疾专项整治方案和执勤执法“十必知”等制度规定,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改进执法、优化服务、保障民生。民辅警全部配齐执法执勤记录仪,在每一起执法执勤活动中,坚持做到上岗必开机、开机必规范。2023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0件、维持20件,办理一般程序案件2195件,其中办理酒驾837起、醉驾425起,在行政和刑事案件数量双增长的情况下实现“零失误”,坚持用法治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1月,滨城区交警大队被评为全市10个“滨州市行政执法标兵集体”之一。

  坚持畅通提效,破解城市拥堵烦心事,让群众更舒心

  紧紧围绕中心城区“疏堵保畅”这一主业,滨城区公安交管部门通过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城市通行品质。

  强化智慧交通,促进多载体驱动转变。立足辖区智能交通建设、交通组织渠化、科学防堵治堵、重点违法打击等内容开展创新挖潜。健全“情指勤一体化”机制,完善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根据各类交通警情指令,点对点调度、面对面指挥,让指挥更精准、治堵更高效。同时,积极鼓励基层首创,动员一线民警围绕“辖区堵点”“管理难点”开展试点创新,打造“创客平台”,做实“智慧末梢”。

  优化交通组织,融合多渠道改造提升。以改善市民出行体验为目标,全面提升中心城区交通设施品质。持续推进中心城区主干道的“提速增效”,针对城市主干道路进行可变车道改造,选取部分中央隔离护栏开口进行封闭,实行路口绿波一体化控制,着力打造6纵6横“绿波通行样板路”。对拥堵排名靠前的10条道路、施工道路以及文明示范路口,通过信号配时进行动态调整,最大限度提高通行效率。投入资金198万元完成106处学校周边道路改造和建设,增设中央和机非护栏2100米、震荡带7979平方米,施划斑马线、停止线3600平方米,增设爆闪灯56个、交通指示牌234个,让学生出行安全、家长放心。

  净化路域环境,打造多领域交通屏障。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续推进文明交通提升行动,建立分级分类动态勤务管理体系,做到定点、定岗、定时、定责、保安全、保畅通。加强摩托化“铁骑警队”建设,主城区60名铁骑屯警路面、动中备勤,实现警力快速投放,路面快速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围绕“学圈、医圈、商圈”等秩序乱点,落实一点一策、一点一方案,科技+设施+勤务,整治乱停乱放、乱行乱闯等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治理电动二轮三轮四轮车交通乱象,划定限行区域和管控时段,实现城市安全头盔佩戴率达到90%、农村地区达到70%以上。按照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科学动态调整施划停车泊位1.6万余个,让车辆规范停、道路更通畅。

  坚持工匠精神,破解繁琐杂乱操心事,让群众更省心

  把工作指针置于群众感受的磁场,才能让心安效益最大化。滨城公安交管部门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服务工作的最高标准,以更扎实的作风和更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不断擦亮服务品牌,用心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全力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瘦身增效”,实现“一窗办”。积极推行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化管理,提速18项车驾管业务、深化25项便民服务,明确办事要素,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动公安交管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将违法处理、进城临时通行证办理、驾驶证换领、二轮电动车挂牌等业务实行“一窗通办”,推动从“多窗式”“专科”服务向“一窗式”“全科”服务转变,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推进“一窗办”即一次排队、一次受理、一次办结,“一证办”即普遍业务凭一张身份证办结,“一次性告知”即一次把群众需要准备所有材料告知清楚,“一趟办”即业务当日办结,不送走最后一名群众不下班。

  “数据赋能”,实现“一网办”。为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依托“滨州微警务”“交管12123”等平台,实现违法处理、驾驶证补换领、安全学习、新车选号、免检标识申领、微信挪车等相关业务网上办理,使群众“足不出户、一网通办”成为交管业务办理新常态。2023年,共办理网上业务5.6万笔,群众纷纷点赞。

  “站点延伸”,实现“就近办”。为解决服务半径过大的问题,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1+N(交管部门+28个便民服务站点)模式,实现交管业务“就近办”,设立16处机动车登记服务站、27家“临牌核发”代办网点,2023年办理机动车业务10187笔、核发临牌13335张。派员入驻市、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及辖区10个户籍派出所、户政、出入境大厅,落实“全科警长”模式,全部实现交管业务入驻,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22项交管业务实现全天候办理,真正实现“方便快捷”的服务效能。2023年,滨城区交警大队车管所被授予全省公安机关首批“红旗窗口”荣誉称号。

  建设“心安城市”没有局外人,更没有旁观者。下一步,滨城区公安交管部门将聚焦“品质之求、精明之路、担当之行”,落实市委“1+1188”发展格局,以“心安交管”为载体,躬身入局、挺膺担当,开创滨城公安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心安”篇章!

初审编辑:郭峰

责任编辑:卢志强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