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山东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行动方案》

2016-12-20 16:38:00 来源: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作者:

  9月2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行动方案》(鲁政办发〔2015〕37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现就《行动方案》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行动方案》出台的背景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稳增长就是为了保就业,扩大就业也有利于稳增长、惠民生。国发〔2015〕23号文件提出,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创业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推动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多领域、深层次实现互动和融合。今年,省领导提出,要在全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就业创业为统领,充分整合利用项目、政策、资金等各类资源,将就业与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发展、高等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双提升”。

  根据省领导要求,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行动方案》。该文件是我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省级层面首个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专项文件,对于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就业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行动方案,以建设“创业齐鲁·乐业山东”为统领,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模式,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加强财税、金融、产业、贸易等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配套衔接,将市场就业导向、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和劳动者就业创业意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利用各类资源,进一步优化就业结构和就业环境,全面提升就业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就业发展动力转换、就业增长方式转型和就业体制机制创新,以稳增长促就业,以鼓励创业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趋势相一致、就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相适应、就业质量与各类群体的就业创业意愿相契合。

  三、《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就业与全面深化改革互动融合。“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的新时期的就业方针。《行动方案》结合当前形势,进一步明确了劳动者、市场、政府在就业创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破除影响制约就业创业的制度性、体制性障碍。一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破除影响多形式就业的制度障碍,扶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实施“阳光就业工程”,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评价、责任清单和信息公开“四项制度”。三是营造“绿色就业环境”,保障劳动者平等享受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

  (二)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互动融合。产业转型升级和就业创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行动方案》提出,实施产业升级技能支撑计划、农民职业化培养工程,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促进三次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提出实施服务业中高端岗位增长计划,把服务业作为新增就业的主阵地,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开发具有较强吸纳就业能力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中高端岗位,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就业。

  (三)就业与企业发展互动融合。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吸纳就业的主体。要将就业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引导企业优化就业结构,以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企业发展,同时,扶持各类企业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吸纳就业作用。《行动方案》提出4项措施。一是建设企业用工监测服务平台,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精准分析。二是实施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支撑计划,为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搞好人力资源服务。三是实施“互联网+”就业增长计划,结合“互联网+”行动,拓宽就业领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四是实施企业稳岗计划,将推进改革和转型升级的速度、强度与保持就业局势稳定有机结合起来,落实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稳定岗位补贴等相关政策,避免发生集中失业风险。

  (四)就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融合。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将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行动方案》提出,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实现统筹城乡就业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一是统筹推进“农民工3项行动计划”与“新型城镇化6项行动实施方案”。二是启动实施“小城镇乐业工程”,鼓励二三产业项目、企业向小城镇转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三是建设覆盖城乡的“山东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实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全覆盖。

  (五)就业与创业创新互动融合。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行动方案》提出,着力推进创业齐鲁建设,实施5项计划,全面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实施创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和培训,建好创业大学。二是实施创业平台建设计划,建设新型孵化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高质量创业增值服务。三是实施创业示范引领计划,培育一批创业型城市、街道(乡、镇)、社区和一批领军型创业人才、团队和企业,引领大众创业。四是实施创业服务助推计划,探索新型创业服务模式,为创业者提供更加全面、更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五是实施创业文化培育计划,举办各类创业专题活动,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六)就业与人才培养互动融合。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培养与就业缺乏有效对接。从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看,企业对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更为紧缺。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行动方案》提出,将就业和人才强省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实施高校毕业生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制度和山东省重点产业、区域发展人才需求报告制度,完善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就业创业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二是完善职业教育与本科院校“3+4”、“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深入推进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双证互通”。三是建立校企、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等现代学徒制度,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七)就业与信息化互动融合。当前,信息化已成为全面推动政府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手段。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服务工作,必须与信息化紧密结合起来,以信息化为助力,推动就业服务工作加快转型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构建以省级集中为基础的一体化就业信息化格局,实现全方位、智能化就业管理服务,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层级和满意度。一是建立非农就业统计调查体系,开展非农就业人口统计调查试点,准确掌握全省劳动力规模、结构,形成就业大数据。二是实施“智慧就业”工程,建设省级集中的人力资源基本信息库、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和求职人员信息库,利用现代信息化平台,为劳动者提供个性化、订制化就业创业服务。三是构建一体化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有关部门数据的相互联通、协同共享。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宫文学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