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潮评|滨州:点燃乡村产业“引擎” 激活乡村振兴“密码”

2023-08-25 17:07:0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爽

  大众网评论员 张学瑞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产业化,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高效。前几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特别节目《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播出让“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粮食产量稳了、产品种类多了、销量上去了,百姓的腰包鼓了……滨州作为全国唯一粮食产业经济超千亿的地级市,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描绘出了一幅“滨州景象”。

  延伸农村产业链条,让一二三产业“融”起来

  在滨州,小麦种植是一产,面条加工是二产,一产供二产,二产拉一产,一产二产融合发展,打造出全国最长、最完整的小麦产业链,做到了对每一粒小麦的“吃干榨净”。近年来,滨州市一直把粮食安全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一产基础和优势更加稳固。在此基础上,滨州市着力将以一产为基础的产业链向二产、三产延伸,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使二产带动一产发展,一产支撑二产提质升级,培育形成了西王集团、渤海实业、香驰控股、中裕食品等一批以粮油食品深加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特点的农业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86家。

  这种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模式打破了农业生产与工业化加工之间的壁垒,使得农业不再只是停留在种植和初级加工的层面,而是走向了更高级别的产业链。为了确保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步步稳健、不断开拓进取,滨州需要持续探索与实践。让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互动中共赢,形成内生动力强、竞争力强的产业结构,农民种植的农产品能够直接被工业加工使用,从而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商品。不断推动农业发展技术创新、产量提高、品质提升,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拓展产业发展渠道,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农民增收,而实现农民增收就要推动农业产业化,使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在这方面,滨州市积极探索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预制菜等新业态,促进农业多环节增效。以预制菜产业为例,企业运用一定的制作技术和操作流程将食材、配料制作成品,加工、包装后通过冷链物流和冷链仓储,打通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的线上新渠道,形成了“源头、新鲜、高质”的品牌特色,实现了国家级研发、智慧化生产、物联化运输、全国式布局。

  鼓起农民的钱袋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也是民生幸福的根本之策。只有依托乡村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扩大销售渠道,真正做到产业销路有保障、产业发展有力量,才能促进更多人消费,让农民增加更多收入。同时,还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倾斜信贷资源,多浇灌乡村产业特别是农村特色产业。只有产业枝繁叶茂,农民才能钱包鼓鼓。

  打造乡村品牌特色,让产业发展“活”起来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滨州市在“三产”融合发展的同时,乡村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还存在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种、品质、品牌水平还不够高,产业同质化比较突出等问题。这几年,滨州市实施了农技农艺品质提升工程,依托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围绕特色农业种植全过程,加强了与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对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进行打造,对农业提质增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乡村品牌打造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这对于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品质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想要塑造好乡村品牌形象,需要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品等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内容和品牌产品,通过建立网站、开展线上活动、参加展会等方式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做好,如交通、住宿、餐饮等,提高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根据乡村的特色和市场需求建立完善的品牌管理机制和流程,从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要让农民尝到甜头,看到希望。如今,“产业振兴”的种子已经在滨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下一步,滨州还应在产业振兴发展的大框架下,制定和落实乡村振兴长期规划,奋力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乡村振兴之路谱新篇、添新彩!

初审编辑:张爽

责任编辑:卢志强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