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与公民民主人生观的培育

2016-12-21 16:32:00 来源: 青年记者 作者: 文萃

  ● 覃 芹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无论是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还是选举民主、协商式民主,都是可供选择的民主制度的形式,受特定历史阶段、国家体制及其他相关条件的制约。而基于民主制度的公民社会被视为“国家或政府系统,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①

  由此可见,民主天然地融合交织于公民生活之中,可以理解为“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②它与每一位公民对生活、对人生的基本态度,即公民的人生观密不可分。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其外延宽泛,包括了生死观、幸福观、荣辱观等。

  从几起事件看新闻评论与公民民主人生观的关联

  “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③

  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具体到适应民主生活的人生观,笔者在新闻评论的视野中着重讨论三对范畴:人性与人格,感性与理性,自由与自律。这三对范畴并非囊括了民主人生观的所有要素,本文择其要点进行重点讨论。

  1.在公民人格的多元化呈现中,新闻评论能够反映积极的人性诉求

  2012年5月末6月初,杭州“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震撼了国人。一改平日悠悠众口的纷纭繁杂,无论是各级党报、各省市电视台,还是网上网下,都一致赞誉吴斌的平民英雄事迹。人民日报刊发《平民英雄的“一瞬”与“一向”》(2012年6月18日)、中新网刊发《“抚慰”道德焦虑,最美的人就在我们身边》(2012年6月5日)等,还有普通网民说:“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真善美与正能量,只要心存真善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在此事件中,新闻评论难得地保持了一致倾向,揭示了尽管“道德滑坡”困扰着当下的中国,但在面对真正的善意和善行时,民众的价值评判标准仍然是积极向上的。新闻评论所反映的这些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正面信息,有力地昭示出:中华民族的宝贵传统仍然在维持、在延续,中国广大民众中蕴涵着道德重建、民族复兴的力量。

  2.在感性至上的现实生存图景中,新闻评论能够弘扬理性精神

  2011年3月,日本发生福岛核泄漏事故后,我国国内发生了“抢盐风波”,用活生生的事例再一次揭示了人们理性的缺失。所幸的是,媒体并没有在这场风波中人云亦云。新闻评论尤其是网络新闻评论,迅即形成了对“抢盐”的质疑之声。有普通网友表示:“我现在不敢轻信网上的传言,只能试图自己去找些资料,根据自己的理智去做些判断。”

  风波消弭之后,新闻评论就事件进行了多方位的反思:经济观察网评论指出,“政府、专家应该能够做到比百姓自己更关心公众的安危,而公众则能够坚信政府有能力保障民众的安全”,并由此联系到推进信息的公开透明,期待用制度来保障谣言消弭(2011年3月17日)。《世界新闻报》认为,“在中国金融资本市场日益开放、日益活跃的今天,应该考虑国内金融资本的行为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紧密联系”(2011年3月24日)。

  新闻评论在“抢盐风波”中,依据事实,通过分析识别,清晰地展示了理性的光芒。而只要理性存在,它就有烛照大众生活、驱逐非理性的可能,这种理性也势必引领民众拥有更民主、更合乎理想的现实生活。

  3.在言论的自由市场中,新闻评论能够警示自律的不可或缺

  2012年8月,重庆枪击案嫌犯周克华毙命,震动全国的湘苏渝银行持枪抢劫案告破。有媒体即刻将视线转向周克华背后的故事,试图采访周克华的母亲,也有媒体确实完成了这样的采访,但随后而来的受众反应是他们事先未曾虑及的。

  普通网民如此评论:“新闻噱头那么重要?重要到你不愿给老者一点点的空间?”主流媒体也发出了置疑、批评之声:《中国青年报》评论“罪不及父母,祸不及妻儿”,“没有了底线和操守,新闻也会是一种暴力”(2012年8月16日)。凤凰网也有评论指出,“对热点事件和人物,记者当然应该追逐,但不能为了抢独家新闻而伤害无辜的采访对象”(2012年8月16日)。

  显然,媒体大都表明了对这种滥用自由伤害弱者行为的否定态度,在批评声中,媒体自发性地完成了一次勇敢的自我审视和反思。令人惊喜的是,普通网民超越庸常的窥视和围观,在这起事件中,不仅不做无聊的看客,且竞相发出了正义的声音。

  新闻评论能够也应该促进公民民主人生观的培育

  2012年9月15日~16日,由钓鱼岛事件引发的中国民众的反日情绪达到顶峰,相应诱发的反日行为一时失控,走向极端。全国各地52座大中城市爆发反日游行,在青岛、西安、长沙等地,不法分子乘乱打砸抢,过激行为表现出的盲目、疯狂、暴戾,实在是令人深感痛心。

  事件甫一发生,新闻评论在网络论坛、微博上作出迅捷反应。也有少量普通网评仍然认为,“砸日本车是允许的,但不能伤害人”,但大多数网络评论清醒地指出,“爱中国人,远比恨日本人重要得多”、“民主、法治社会,人们的行为必须接受法律约束,守法应当成为超越价值分歧的底线共识”。

  主流媒体的评论旗帜鲜明地批判过激行为,义正词严地呼吁理智爱国。《人民日报》评论“文明理性展现中国力量”(2012年9月18日);光明日报刊发评论认为,“这些不法分子把自己的个人情绪化作暴力行为,倾注在中国公民及其财产身上,这种无知加愚蠢的行为,对钓鱼岛问题的解决不仅没有丝毫助益,反而会带来有害的后果”(2012年9月18日)。

  时隔3日之后的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1周年,这不免令人担心过激行为会在当日重演,但所担忧的没有成为现实。诚然,过激行为的骤然刹车不能完全归功于新闻评论,但新闻评论在此次事件中的显著作用有目共睹:驳斥丑恶行径、疏导民众情绪、引领舆论风向、确立行为准则。尽管有少量的评论坚持游行中的过激行为只是爱国激情一时失控的表现,但这种声音几乎被淹没在呼唤善意、克制、宽容、理性的呼声之中。

  政治民主化是当今的时代特征,向民主化转型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公民具备民主的人生观。新闻评论作为公民表达的一种形式,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是促进社会转型的动力,尤其在现今社会矛盾冲突加剧、政治体制改革呼声高涨之时。新闻评论谴责资源环境的人为破坏行为、指斥贪污腐化等阴暗面、关注政治制度的完善与革新,这是无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要提倡的并非是新闻评论话题规避政治制度创建与革新,而是强调新闻评论亦有扶助良好的、积极的、正面的人生态度、性格与思想形成的能力和责任。参与建构民主社会的每一位公民,对社会、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思想,即公民的人生观,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但总体来说,健全的人格、求善的人性、超越感性的理性和对自律前提下自由的认可是现代民主生活的基础。新闻评论是民主教育的公民读本,具备促进民主人生观基础形成和完善的功能,应该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返回时评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宋静涵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